服协陈大鹏:聚焦校企对接 共筑强国梦想
来源:中国纺织网 作者: 时间:2014.04.29 浏览量:851
他表示:“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展现各专业院校教育成果的同时,更为重要的就是实现校企对接。希望通过该项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引导并推动企业和院校的深度合作。”
当前,中国服装业的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着“悖论”。一方面,不少服装企业苦于缺乏人才,企业诉求则集中在“组织专业人才培训及引进”等问题上;另一方面,众多的专业院校专业门类设置齐全,每年输出大量毕业生,与此同时,还有大量年轻的“海归”也正在回归本土,但“就业”却成为困扰。
陈大鹏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专业院校与服装企业对接力度不够,人才衔接存在问题。“如何使校企对接更密切,校企联合更加紧密,这正是中国服装协会一直着重推动的工作,也正是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举办的初衷和目的。”
翻看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的日程安排,吸引人眼球的一项活动是:首次推动并将于26日举办的“专场招聘会”。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让时装周的对接效应更加落地。
陈大鹏表示,通过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纺织服装企业一方面可以了解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实操水平,甚至可以现场招兵买马,扩充设计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切实了解专业院校的特色和强项,与院校进一步商讨有价值的合作。
在他看来,去年的大学生时装周中,毕业生的设计作品更加务实,这反应了当前院校教育正在向着更加贴近市场、产学研结合更紧密的方向转变,并带来了切实成果。尽管如此,校企合作的空间仍然很大,需要各方的共同推进,如与欧洲专业院校、国际知名品牌时装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年轻学子走进企业就要融入到品牌定位和消费需求,需要了解优秀设计师的含义是什么。“一般层面上的优秀设计师,应当是贴近市场,符合品牌定位,满足并挖掘消费需求,体现出设计的市场价值。毕竟,消费者是用购买行为来为品牌和设计师打分的。”陈大鹏如是说。
面对缺乏“符合消费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能将创意设计体现出市场价值”的设计师的同时,陈大鹏强调:“企业也承担着持续培育设计人才的责任。年轻学子成长为成熟设计师不能一蹴而就,而人才培养更是决定企业命脉的长期战略。让设计师到海内外的市场中去体察消费者对美与时尚的真实需求,与专业院校形成长期、深入、有价值的产学研人才战略,这都是当前众多服装企业需要聚焦的关键点。”
对于行业协会来说,则需要为校企深入合作培育土壤、搭建平台。继续加强人才培训力度,更是中国服装协会服务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陈大鹏同时表示,希望短短几天的校企集中交流能够不断发酵,提升企业、行业的人才内生动力,共筑服装强国梦想。
产教融合效果好 毕业生就业率达96%2014.12.09
北京服装学院用艺术作品弘扬主流价值观2014.12.05
国内首个省级牛仔科研平台落户武汉纺织大学2014.11.27
中英服装设计教育合作碰出什么火花?2014.11.03
宁波纺织服装协同创新中心揭幕 校企合作谋发展2014.10.25
三院士齐聚浙江纺院 支招纺织人才培养2014.09.24
武汉纺大:专业嵌入产业 产业哺育专业2014.09.17
香港服装学院激情舞霓裳2014.07.31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