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角色转换”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08 浏览量:600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能力训练、实践考核等关键环节入手,并结合纺织服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长远要求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培育,该院化工与纺织学院立足纺织服装行业,通过校企“角色转换”,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开办企业冠名订单班、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截至目前,该院已与国内数十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一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该院为了真正实现产教对接、校企融合,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技术人才,邀请纺织服装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兼职担任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指导,各专业均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从而达到了产教“零距离”对接。尤其是在学生顶岗实习、轮岗培训、订单培养过程中,将生产实习基地建在纺织服装企业,由企业按照员工的标准管理实习学生、考核实习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完成“角色转换”,实现由企业生产新手到熟练技术工种的人才培养目标。先后与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广大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金盾防治(泾阳)有限公司、和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平市信迪染整厂有限公司、南通东盛之花印染有限公司、常熟市东方染整厂、陕西雅兰纺织集团、江苏阳光集团、西安际华三五一一家纺有限公司、陕西唐华四棉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纺织、染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在这些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是校企合作,实现“招生旺、就业畅”的良性发展
“我是陕西工院雅戈尔订单班毕业的学生,学校和企业围绕我们未来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为我们在企业的得心应手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真实、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使我们终身受益匪浅。”现任雅戈尔集团嵊州生产基地品质部QC主任崔保丽深有感触地说。自2004年至今陕西工院已有536名学生在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工作,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迎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大都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2010年公司将连续五年在陕西工院每年设立300万元奖学金、奖教金用于奖励纺织染化类专业优秀学生、教师为该企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常熟市东方染整厂、金盾纺织(泾阳)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在校设立各类奖学金达1600万元。这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的共赢合作,不仅给企业选拔了优秀员工、更重要是学生在校就落实了就业单位,还促使学校实现了“招生旺、就业畅”的良性发展。
三是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服务
利用学校拥有的先进是实训、实验资源以及强有力的科研力量,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成立有特色的研发基地。研发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学校提供科技人员进行开发研究,研究成果由企业优先使用。把企业研发及技术创新放在大学进行,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同时每年还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对又好又快地发展产学研结合具有积极意义。截止2012年,陕西工院与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金盾防治(泾阳)有限公司、和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东方染整厂、陕西雅兰纺织集团、西安际华三五一一家纺有限公司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氨纶弹力丝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参数的确定”、“竹浆散纤维染色及色纺技术开发”2项,为山西华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陕西雅兰纺织集团等员工代培、短期培训等160余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勇
产教融合效果好 毕业生就业率达96%2014.12.09
北京服装学院用艺术作品弘扬主流价值观2014.12.05
国内首个省级牛仔科研平台落户武汉纺织大学2014.11.27
中英服装设计教育合作碰出什么火花?2014.11.03
宁波纺织服装协同创新中心揭幕 校企合作谋发展2014.10.25
三院士齐聚浙江纺院 支招纺织人才培养2014.09.24
武汉纺大:专业嵌入产业 产业哺育专业2014.09.17
香港服装学院激情舞霓裳2014.07.31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投稿